助力惠州智胜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腾飞发展——生产总经理余秀娜
(记者:刘栋)三年前,全球电子制造业尚处于后疫情时代的供应链震荡中,惠州市智胜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一场“年产5100万只电容器智能制造技改项目”的革新,率先按下数字化转型的快进键。时至今日,这家企业已稳居全国电容器制造行业第一梯队,而背后的关键推手——生产总经理余秀娜,正因其前瞻性布局与卓越管理能力,成为业界瞩目的标杆人物。
(生产总经理余秀娜检查生产设备)
时间回溯至2022年,余秀娜敏锐捕捉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迫切性,她主导的“年产5100万只电容器智能制造技改项目”成为公司发展的里程碑。彼时,她以“全流程数字化”为核心,推动ERP与MES系统的深度集成,并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,一举实现设备利用率跃升95%,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3%,年产能突破5100万只的硬性指标。
更令行业瞩目的是,项目打造的“区块链质量追溯系统”不仅助力公司拿下多个国际头部客户订单,其技术框架更被评为“2022年电容器智能制造技改标杆案例”,成为同行争相效仿的范本。
截至2025年,余秀娜三年前播下的“智能种子”已结出累累硕果。以2022年技改项目为起点,智胜新电子的智能化生产线持续迭代,目前公司的电容器年产量高达7000万只。正式因为余秀娜带领公司在电容器生产管理方面的升级与改造,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获得绿色制造杰出贡献奖、中国电容器生产制造企业20强等荣誉。
余秀娜的贡献远不止于企业内部。她牵头制定的螺栓工序工艺标准、自动线焊片工艺标准等多项技术规范,已从智胜新电子的车间走向全行业。据中国电子企业协会2024年统计,全国超60%电容器制造企业采用相关标准,平均良品率提升8%,人力成本下降12%。这些标准的广泛应用,被视为中国电子元件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突破。
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,余秀娜的视野投向更远——她主导的“AI+工业元宇宙”研发实验室已于年初启动,目标是打造虚拟与现实联动的全息化生产系统。
“三年前的技改是为生存而战,今天的智胜要为定义未来而战。”余秀娜在近日的行业峰会上表示。凭借其深耕制造业20年的经验与革新魄力,这位“智能制造领军人”正带领企业向更高目标进发。